全国首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将亮相 5月18日正式开放|环球快报
2023-04-23 07:56:55   劳动报

5月18日正式开放 展馆内测抢先看(副题)


(资料图)

劳动报记者 唐一泓

作为全国首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周家嘴路3678号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昨日进行首轮内测,记者前去探访。据悉,该馆计划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向观众开放。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计划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向观众开放。摄影 贡俊祺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发源地和中心,也是党的出版诞生地,是海派文化的关键一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从2003年筹建伊始,便开始征集文物。新闻出版界前辈和后人,以及无数关心新闻出版事业的机构和捐赠人,将珍藏的与新闻出版相关的文物、文献资料及物品进行捐赠。

博物馆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一楼为序厅、“百年文存”展示区,二楼为主题馆,三楼为印刷出版馆、儿童出版馆,四楼为数字出版馆、艺术设计馆,五楼为音像出版馆、临展厅,涵盖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儿童出版、印刷技术、艺术设计、数字出版、音像出版等内容。

六个展馆同时构成一个特色鲜明、庞大而有序的展陈体系,集中展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事业艰难曲折的繁荣发展之路,展示近现代以来新闻出版与国运的深刻关联,展示新闻出版人在巨变时代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一楼“百年文存”展区完整还原了当年中华书局图书馆的样貌。作为和商务印书馆齐名的中国近代最大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图书馆的藏书曾达52.7万余册,这一规模在当时沪上图书馆中首屈一指,是百年前上海出版人举办公共图书馆、昌明教育、救亡图存的物证。

202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所藏中华书局图书馆藏书整体迁入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保管。展厅是按杜定友、刘国钧分类法陈列的书库,庋藏1935年以前的近代出版品,其中不乏重要工具书和众多名人名著的初版图书,钢制书架、目录柜等亦为原物。

主题馆中展出文物原件2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80件,有墨海书馆的《全体新论》、美华书馆的《体学图谱》、上海格致书院的《格致汇编》,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江南制造局的《运规约指》《开煤要法》《佐治刍言》,中国较早翻译西方报刊的译刊之一《西国近事汇编》,近代第一份以文学为主的通俗性综合杂志《瀛寰琐记》等,另外还有党的早期出版文献等红色资源。

馆内多处运用了裸眼3D、3D MAPPING、多媒体触屏互动等手段,建设基于5G、覆盖手机端和PC端的三维导览系统,在现代高科技的加持下更完整、清晰地呈现新闻出版业的历史之源与未来之盼。展馆序厅使用裸眼3D技术展开新闻出版历史的长卷,与两侧顶天立地的报头、刊头LOGO墙营造出文化殿堂的氛围。

主题馆用巨型大屏还原了民国时期以福州路、山东中路为中心的书馆、报馆一条街,再现当时的文化盛况。三楼“数字技术还原石窟”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文物进行三维扫描、数据处理与建模,实现图像数据高清采集、图像处理完美还原、图像输出真实再现。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